历史上最著名的傀儡皇帝,非汉献帝刘协莫属。他之所以与《三国演义》紧密相连,绝非偶然。其实,汉献帝上位之初并没有任何成为皇帝的念头,甚至在整个汉朝的权力斗争中,他也完全不觉得自己是一位能影响局势的皇帝。真正促使他登基的是权臣董卓,他将其扶持上位,废除了刘协的亲兄长。可是,汉献帝在位的时间并不久,董卓很快被诛杀,而他以为可以借此机会来掌控权力,却不曾料想曹操横空出世,彻底改变了这一切。
身为傀儡的汉献帝,年纪尚小、对朝廷事务的了解寥寥无几,是导致他沦为工具人的主要原因。随着年岁渐长,他的内心愈发感受到对这种被操控局面的痛恨与愤怒。最终,他试图通过派人刺杀曹操来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,然而刺杀行动接连失败,曹操身边的护卫力量之强悍,使得他的计划屡屡受挫。与此同时,参与谋划的董贵人和伏皇后也相继被杀,唯有汉献帝因其帝王的身份仍旧坐在王座上,成为曹操权力游戏中的一枚棋子。
展开剩余67%随着时间的推移,汉献帝渐渐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无法真正掌控权力的傀儡皇帝。曹丕欲称帝时,他毫不犹豫地将皇位拱手让出,彻底确认了自己的无力。历史上,如汉献帝这样的傀儡皇帝并非孤例,相对较近的还有光绪帝。可以说, relinquishing power is easy, but regaining it is as difficult as climbing the sky. 事实上,在历史的长河中,只有三位皇帝成功地击败了权臣的控制。
首先,秦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子婴。他的前任胡亥虽是秦二世,但相较之下,秦朝实际上还有子婴这样的后续人物。当秦始皇骤然去世后,权臣赵高与李斯携手,立胡亥为皇帝,企图让这个年轻的皇帝成为他们的傀儡。然而,胡亥将朝政大权交给了赵高,却因其狭隘与残忍无情,致使民众苦不堪言,社会动荡不安。在外界压力加大之下,赵高怕自己的位置不保,最终杀了胡亥,随后又扶持子婴登基,然而子婴并未沉沦于权力的迷雾,反而选择将赵高斩草除根,虽然秦朝却已无法扭转败局,走向灭亡。
接下来是汉宣帝刘病已,他面对权臣霍光极为依赖,霍光在朝中几乎是一言堂。但刘病已十分聪明,虽将权力交给霍光,但他与其原配妻子之间的情感故事传颂不衰,表现出他对原配的坚定承诺。尽管他的原配最后遭到了霍光等人的毒手,但刘病已并未失去理智。他选择忍耐,守候属于自己的机会。在霍光去世后,刘病已迅速而果敢地剿灭了霍光的余党,成功夺回了失去的权力。
最后,提到周文帝宇文邕,无法不联想到电视剧《独孤天下》。尽管其中太师宇文护与独孤般若的情感是否真实尚无定论,但宇文护所掌握的权力确实深不可测。他曾通过操控立废三位皇帝,而宇文邕则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扶持为皇帝,然而,聪明的他并没有立即与宇文护对抗,而是采取了更加谨慎的策略。他表现出对宇文护的极大恭敬,并将自己的权力暂时交于宇文护,直至后者因过于放松警惕而被他巧妙地设下陷阱,从而一举摆脱了对方的控制。
发布于:天津市国投证券软件下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