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9月,一段音频在阿富汗国家电视台循环播放。
画面里没有主持人,只有沙哑的男声带着狠劲:“当年我们把炸药绑在身上,从美军手里抢下政权;现在谁要敢来夺,我们就再绑一次炸药引爆! ”
说话的是塔利班情报部门副主管塔吉米尔·贾瓦德,这个被称为“自杀式袭击策划者”的男人,用原始的方式宣告着塔利班的底线,绝不让任何外国军队踏上阿富汗土地。
特朗普开口索要基地,塔利班连夜开会
这场火药味十足的交锋,要从特朗普的英国之行说起。 2025年9月中旬,特朗普在伦敦接受采访时放话:“美军正在和塔利班谈接管巴格拉姆空军基地的事。 ”
他甚至威胁:“如果阿富汗拒绝,会发生可怕的事情。”这话一出口,坎大哈的塔利班指挥部立刻炸开了锅,三天后,领导人阿洪扎达紧急召集国防部长、外交部长和情报头目,连夜开了六场闭门会议。
“独立和主权高于一切! ”会议第二天,塔利班就通过阿拉伯电视台甩出一份声明。 外交部长阿米尔·汗·穆塔基更是在镜头前拍桌子:“阿富汗人连一寸土地都不会让给外人! ”
这种强硬不是装出来的,2021年美军撤离时,塔利班士兵是唱着歌冲进巴格拉姆基地的。
这个占地10平方公里的巨型军事要塞,曾是美军在阿富汗的“大脑”,最多时驻扎着1.6万名士兵,连汉堡王和星巴克都开进了基地。
20年血泪史:从苏联到美国,巴格拉姆见证阿富汗轮回
要理解塔利班为什么这么“轴”,得先看看巴格拉姆基地的“前世今生”。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时,这个基地就是苏军的前线指挥部。
2001年美军推翻塔利班政权后,把基地扩建了3倍,跑道能起降C-17运输机,弹药库能装下5000吨炸弹,连美军自己的纪录片都承认:“这是美国在海外坚固的军事堡垒。 ”
这座堡垒也是阿富汗人的“伤心地”。 2002年,美军在这里设立了臭名昭著的“黑监狱”,无数阿富汗人被蒙眼带到这里,遭受水刑、电击等酷刑。
2012年,愤怒的村民甚至用拖拉机撞开基地大门,抗议美军误炸婚礼现场导致23人死亡。
基地里那家汉堡王门店,墙上至今留着美军士兵的涂鸦:“我们在这里吃汉堡,他们在外面埋炸弹。 ”2021年7月2日,美军宣布撤离。
当最后一架C-17腾空而起时,塔利班士兵举着AK-47冲进基地。 他们砸碎了星巴克的招牌,却在汉堡王的厨房里发现了成箱未拆封的冻肉,这些本该运往美国的物资,最后成了塔利班庆功宴上的烤肉。
塔利班“自杀式誓言”背后:他们真的敢玩命?
贾瓦德的威胁不是空话。 2001年美军入侵时,塔利班就是用人体炸弹打开局面的。 2003年,一名17岁少年把炸药绑在自行车上,炸死了坎大哈省长。
2007年,6名自杀式袭击者同时冲击美军基地,造成14名士兵死亡。 这些血腥记忆,至今刻在阿富汗人的DNA里。
现在的塔利班比20年前更“专业”。 他们成立了“圣战者旅”,专门培训自杀式袭击者;情报部门甚至开发了“人体炸弹遥控器”,袭击者可以远程引爆,避免被活捉。
2024年,塔利班还公布了一段训练视频:数十名蒙面男子在沙漠里练习拆解炸弹,背景音是《古兰经》的诵经声。
美国人也学聪明了。 2025年,五角大楼悄悄向中东增派了300名特种兵,专门训练阿富汗邻国的军队“反恐”。 特朗普的顾问团队更放话:“如果塔利班不交出基地,我们可以让无人机24小时盯着喀布尔。 ”
当“炸药政治”遇上现代战争:阿富汗的死结怎么解?
这场博弈荒诞的地方在于;塔利班和美国都在用21世纪的技术,打着20世纪的战争。 塔利班用人体炸弹对抗无人机,美国用社交媒体威胁“可怕的事情”,谁都没真正动手。
2025年9月的数据显示,阿富汗85%的人口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,巴格拉姆基地的废墟里,还埋着未爆炸的美军集束炸弹。
“我们不要汉堡王,也不要无人机。 ”坎大哈的茶馆里,老茶客哈基姆敲着铜壶说,“我们只要自己的国家自己管。 ”
这句话或许解释了所有矛盾,当特朗普在伦敦谈“交易”时,塔利班在想的,是20年前那个被炸成废墟的婚礼现场,是基地医院里哭喊的孤儿,是美军撤离时烧毁的600辆装甲车。
当“主权”遇上生存权,阿富汗该向美国低头吗?
如果美国真的切断对阿富汗的人道主义援助(2025年美国仍提供着3亿美元粮食援助),塔利班会妥协吗? 尖锐的疑问是:一个靠人体炸弹夺取政权的组织,真的能管理好一个国家吗?
坎大哈的集市上,有人指着贾瓦德的画像冷笑:“他敢绑炸药,敢让老百姓吃饱饭吗? ”在华盛顿,五角大楼的屏幕上正循环播放着巴格拉姆基地的卫星图,那里的一草一木,都牵动着两个国家的神经。
这场关于一寸土地的争夺,或许没有赢家。 可以肯定的是,当贾瓦德们再次绑上炸药时,世界会记住:在21世纪的地图上,仍有一群人用原始的方式,守护着他们心中的“神圣领土”。
国投证券软件下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